四道菜搭配超营养 提起番茄,大家最容易想到的是番茄炒鸡蛋,或者糖拌番茄。但总是这么吃的话,可真有点“委屈”番茄了。胡维勤教授表示,作为餐桌上最有营养、菜市场上最便宜的蔬菜品种之一,番茄其实和很多菜都很“搭”。 “搭配”四种菜超营养 1.番茄烧茄子 做茄子最痛苦的事是它很容易吸油。但有番茄就不同了。这道菜能融合番茄的酸和茄子的嫩,将二者营养合二为一,既除去了红烧茄子的油腻,又中和了番茄的酸气,味美色香。 2.番茄土豆片 这道菜可以防治高血压,因为两种原料有一个共同...
胡维勤教授说秋季气候变化较快、空气干燥,容易生咳嗽等肺部疾病;秋季之气肃杀,又容易催生“悲秋”之感,故秋季的养生原则主要是养阴、润燥、生津,疏通肝气。一些花朵恰逢秋季前后盛开,非常适合作为时令养生佳品,能够安抚心灵、滋阴润燥、美容养颜,尤其适合女性服用。 菊花。菊花为秋季代表花,为四君子之一,形态秀美,香味淡雅怡人,具有疏散风热,清热养肝的功效。一般选择杭白菊或贡菊泡茶饮用,或与枸杞同泡为枸杞菊花茶,可以疏肝养血、润燥,并具明目功效。 桂花。桂花八月开,香气浓郁,具有健胃化痰、生津的功效。秋季燥邪较盛,易伤肺脏,常服桂花可以化痰利肺。桂花一般可与糯米一起做成桂花糕,也可酿成桂花酒...
古诗有云:“天阶夜色凉如水”,描写的正式秋季的寒意。在初秋时分,夜里开始渐渐变凉,但白天经常还如夏季一样酷日当头,昼夜温差渐渐拉大。这时候人们更容易着凉,也是旧病复发的高峰期,尤其是老人孩子和女性。在初秋时分究竟该如何养生呢。 1.中医胡维勤谈到有“秋宜温”的说法。在初秋的时候,天气转冷,人们的身体会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而发生微妙的改变,新陈代谢会减慢,这个时候的饮食如果 过于生冷,会给肠胃造成负担,引起消化不良,为各种肠道疾病埋下隐患。中医认为秋季应当温补,多吃温性的食物,避免寒性和生冷饮食。 2.睡眠调节。秋季昼夜温差较大,白天燥热,夜里寒凉,入睡时一般不...
“黄 瓜没有黄瓜味了,西红柿没有西红柿味了,排骨不如以前香了,鸡汤和牛奶也不像从前那么香浓了。”身边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感慨。如今,生活富足、科技发 展,我们已经远离了为填饱肚子发愁的时代,但很多食物似乎失去了记忆中的味道。本期,《生命时报》请来和大家一样怀念这些味道的营养、食品专家,帮我们找 出食物不如以前吃着香的原因。 果蔬:缺了“天然味” 果蔬长得越来越漂亮了,可味道却和以前相差甚远,为什么果蔬越来越没味? 国 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何洪巨告诉《生命时报》记者,这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。首先,现代化农业生產大大增加了果蔬產量,并缩短了果蔬的生长时间。比 如,一零年前,一棵梨树可以產梨七零公斤左右,但现在一棵树可收获超过一五零公斤。这种做法虽算不上拔苗助长,梨的个头也更大,但无疑影响了其中糖、有机 酸和芳香类物质的含量,显得不那么...
人体免疫力不可小瞧,免疫力低下会引发很多病变,内脏、皮肤都可能会受到挑战,特别像现在寒露刚过不久,气温逐渐降低,稍微不注意,很多免疫力低下的人就容易生病。那么吃什么食物能增强免疫力,让我们远离疾病的痛苦呢? 在 免疫营养中起重要作用的营养素包括常量营养素(如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素等)、微量营养素(如锌、铜、铁、镁、硒、锰、维生素A、C、E、B6、叶酸等)及特 殊营养物质(ω3脂肪酸、谷氨酰胺、精氨酸、RNA核甘酸、番茄红素、低聚果糖和β—胡萝卜素等)。首先,机体内的三大活性物质(酶、激素和神经递质)都 与蛋白质有关,一些免疫成分,如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等本身就是蛋白质,因而,蛋白质在免疫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。其次,膳食纤维素可在肠道下部细菌的作用 下,形成短链脂肪酸,该脂肪酸可作为肠黏膜细胞的能源,对维持肠道免疫功能起着重要作用。再次,微量营养素锌可维持正常...